1/3-1/6 Camping in Frazer Is.

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

前言:我真的很想上傳照片! 無奈網路真的太慢。如果願意的人,可以用我的地名在網上查資料,一定可以看到我所看到的美景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Fraser Is. 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島,據說澳洲東海岸所有的沙子最終都會聚集到Fraser Is.,這座巨大的沙島全長120公里,寬15公里,是由數千年來的沿海漂流物堆積而成,從海岸上看,整座島的森林枝葉繁茂,Fraser Is.上面散佈著200多處的淡水湖泊、沙丘和雨林,如果在鯨魚遷徙的季節,站在島上的最高處,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鯨魚,還可以看到海龜、海豚、鯊魚的蹤影(以上參考自Lonely Planet)。


大家打包東西上車。


今天我們從Rainbow Beach出發,出發的車子開上像諾曼地登陸的船,


登上Fraser Is.的Hook Point,因為此時開始漲潮,所以我們不能從海灘開往島上東岸的沙灘,只可以從島中間的漲潮通道通過,這整座島都是世界遺產,想當然就跟之前在French Is.一樣,完全沒有開發,車子的通行只可以借助四驅車,而且完全沒有道路這一個東西可言,整座島最好的一條路就是我們經過的漲潮石子路,其他的道路都是沙子,以及粗糙的泥土路。
經過了長達2個小時(或許更長)的顛簸振動之後,到達了Lake McKenzie,這是一座「漂浮」在島上的湖泊,是由於雨水累積在一層「不透水」的樹枝樹葉上而形成,藹藹的白沙圍繞在蔚藍湖水的四周,來了這邊之後更發現,西方人真的喜歡湖泊瀑布之類的東西,只要可以下去游泳,他們一定不會放過。


隔天我們到達了Indianan Head,是島的最高點,一個可以看到鯨魚跟鯊魚的地方,可惜已經不是鯨魚遷徙的地點,而且正逢漲潮,話說回來,在Fraser Is.開車要看潮汐,在漲潮時有些沙灘就會淹沒在海裡,所以到了Indianan Head時,正逢漲潮,全部的人索性在停車場沙灘上曬太陽睡覺,真是太帥了! 那時我、Apple和Julien, Dorothee 四個,因為睡飽了,所以我們就走下停車場,到了沙灘去散步,看到了很多死在沙灘上的水母,跟被海水衝著跑得小螃蟹,而且風好大! 靠近岸邊的沙子因為沒有沾到水,被風輕輕吹起,重重打上我們的手腳,超痛!

回程,David問我要不要開車! 廢話! 當然要的阿,來這邊為了美麗的風景之外,就是沙灘駕駛的體驗! 可是真的好難開~ 而且在開車時也發現了一些事情。
本來在後座以為,為什麼他們都要照著前面的胎痕開,因為開車的路線不可能完全跟前面的車子一樣,就造成了一路上車子都左右顛簸,搖搖晃晃,讓後面的人很不舒服,可是當我試著不照胎痕開,卻讓車子需要花更多的力氣前進,而且會更容易的陷進沙子裡面,才知道,這是必要的。而且前座根本不會暈阿! 反而因為這樣子開車的方式超好玩的!
另一次我陷進了沙坑,一位好心的人來跟我們說要怎樣開出去,就是,當車子陷進沙坑時,最好的方法就是後退,再往前衝出沙坑! 當我踩下離合器,用力踩油門,當車子扭力達到2500轉的時候,突然放開離合器,車子像是擺脫束縛一樣的猛力向前。好死不死,我發現我的方向盤不是正的 :P,所以車子開始歪七扭八向前衝,前方還好死不好的是紮營區,有一個媽媽看到我的車子好像快衝出馬路(事實上只是一條大部分車子行進的路線),拉著他的小孩不敢動,車上的人從脫離沙坑的拍手叫好變成尖叫連連,哈,其實蠻好玩的~
晚餐,是我下廚,雖然晚餐的燴飯加上了風吹沙,可是大家還是吃得很高興,而且還問我在台灣是不是廚師,連整個行程中比較不跟我說話的人,都因為吃了我的東西跑來跟我說話,說真的,我越來越發現,外國人對於美食的標準真的很低,只要有點味道的食物幾乎都可以算上美食。

隔天,我的組員們大家都很Free,一直睡到早上8點多才起床,而今天說真的我們的行程只有一個就是Lake Wabby。整路又是在趕路囉! 到了Lake Wabby之後,大家有點擔心,如果我們往前走進Lake Wabby之後,我們來得及趕上中午的船班嗎? 不過當第一個人往前衝之後,我想這問題已經沒有發問的意義,Lake Wabby,也是一個內陸湖,其中一面被沙灘環繞,而這個沙灘以每年3公尺的速度侵蝕湖面,所以我想過了幾百年之後,這個Lake Wabby就會變成「小Lake Wabby」吧。
回程才是最刺激的,我們一離開Lake Wabby之後,就是往接駁的碼頭衝,
可是,怎麼還沒到,開車的Locus說了,「車子的油箱警示燈已經亮了。」David說「沒關係,亮了之後還有很多。」
可是,怎麼還沒到,Michel說,「還有10分鐘」,David說「放心,快到了!」
可是,怎麼還沒看到沙灘? Michel說,「還有5分鐘」,Joe說「我們剛剛是不是應該要左轉阿?」所以又開了回去。
每看到一個轉角,大家就希望轉彎之後是沙灘,可是總事與願違,Julien看了錶說,「還有3分鐘」,此時大家都沉默了。:P
當開出這條漲潮公路,到達海灘時,大家都歡呼了! 前方就停著要接我們回到Rainbow beach的船,時間剛剛好是12點整,當我們開上船,船的閘板闔上,開船,一秒不差的,我們上了船,正式結束了Fraser Is.的三天兩夜。

1/2 Frazer Is.出發了!

今天搭3:30分的Premier前往Rainbow Beach,明天開始就是在Fraser Is三天的露營,可是天氣卻有陰陰的感覺。

當天下午,開始分組,負責分組的人說會將同一國籍的分在同一組,所以我跟Apple在同一組,另外還有九個人,當然名字是最後一天才記住的,分別是來自英國的Clare, Lynne, Joe跟愛爾蘭的David,法國的Julien, Dorothee, 德國的Michel, Lucas, Malina。此行一共有三組人馬。

1/1 跨年~

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

我一直不喜歡一群人去過年,跨完年的剎那,總是有種空虛的感覺湧上。
很討厭這種感覺,所以我寧願將這個時刻與我的朋友一起安靜的度過~

今年的年,也很安靜,
是在Bundaberg的Caravan Park中,與大嘴一起吃頓晚飯度過。

為什麼人的煩惱總是那些,
到了國外,只是將國內的煩惱帶來外面。

喜歡不喜歡,想要不想要,
夢想是什麼? 未來要怎麼走?
一切不會有定論的討論,有其意義存在?
亦或是一種對於現實無力的吶喊~

問題越來越沒有線頭可以依循。
脈絡也不再像等式一樣的可以推導。
相同的面向、不同的條件
不同時間、不同順序的影響

答案,也就難以尋找。


想的越多,倒不如去埋頭苦幹來的真實。
夢想,果然是日本人的專利。
生為海上的台灣人,自從失去了根之後,
光花在尋找本位的時間,就足夠讓人暈頭轉向。

那天希望我也可以說出「我要成為天下第一的拉麵師父」這句話!

1/1 準備回家了~準備回家了~

接下來清一色的都是玩樂行程~
僅提供大綱~ 因為內容都還沒想好 :P
出來越久,越有種且戰且走的感覺。
反正到了當地,花一點時間到Information Center就可以決定了全部的行程。

1/2-1/6 Fraser Is.
1/6-1/11 Gold Coast.(衝浪~)
1/11-1/17 Carins.(Rain forest、Scuba Diving、Sky dive)
1/17-1/28 Sydney.(City & Blue Mt.)
1/28-2/26 Tasmania(WWOOF again!跟環Tassie)
2/26-3/5 Melbourne
3/ 5-3/18 Tailand
3/18-3/26 Singapore
3/26 1740 Taiwan

1/1 潛水! 感覺良好~

今天,再度回到第一次潛水的地方,
在下水之前,延續了昨天不好的記憶,
所以整個人很累,有種倦怠感,真的有種很不想要下潛的感覺。

但,下水之後,意外地感覺良好,
可以順利控制浮力,也更清楚的感覺到踢動蛙鞋所產生的力量,
在水中也順利的完成了第一天在游泳池中所學習到的所有動作,
也可以更輕鬆的跟上教練。

終於有種如魚得水的感覺,我利用身體學習的能力真的有點慢,
不過還好也趕上了。

在離開這邊的前一天。結束了潛水課程,順利的拿到了Open Water License,
有種深呼吸吐氣之後的放鬆感,有種突破的感覺,也得到了一種新的體驗。

感覺良好!離大堡礁又近了一步!

12/31 潛水! 回到岸上真好~

今天進行第三次的潛水,也是岸淺,不過地形變成了沙灘,前面的步驟是一樣的,蛙鞋還是不好穿。

為了避免我到不了水底下,所以今天的重力帶加重了,
每個人一開始都是4個單位,這次我的重力帶有五個單位,是因為胖所以比較難沉下去嗎?

今天跟Apple一組,Apple一直被英國情侶踢到,所以沒辦法很順利的下潛,而水流在海平面比較強,就更難跟上在水底下移動的人。

因此,今天一直處於被Apple拉著靠近水面,太強的水流讓我們跟教練的距離變遠,能見度不佳,看不見教練,跟不上他的方向,所以只好浮上水面等待教練發現我們不見,重新再聚集,
下午時,風浪又變大了,浮在水面上根本就跟坐船一樣,上上下下的漂浮讓我有暈船的感覺。

後來時間差不多了,教練就跟我們說,你們兩個先回到岸上,我去底下將其他帶回來,
聽到這句話真是很高興,我便用力的往岸邊游去,
可是怎麼游怎麼都沒辦法靠近岸邊,在水上就這樣的折騰30多分鐘,
可是為什麼岸邊卻越來越遠,為什麼方向一直不對,更有種越來越遠的感覺,
於是我又更死命的往岸邊游。

為了確定方向,往後面一看,頭轉向的時候看到了右邊一群礁石,有種死定的感覺,被尖銳的礁石割到就不好玩了,
但,水流還是將我繼續往礁石的方向帶去,
當然最後還是衝到了礁石堆上面,有點卡住,不進不退,
完全是因為水的力量讓我在礁石上面移動。

在岸上支援的教練Keth,有看到我移動的方向,
所以他已經在礁石附近等我,幫我卸下裝備,
卸下裝備之後,有比較好移動,跨越了大片的礁石,
又走了將近20分鐘回到我們下潛的沙灘邊。

回到岸上,站在結實的土地上,
突然有種,人生下來就是註定要用兩隻腳在陸地上行走,不要因為穿了蛙鞋戴了呼吸器,便自以為可以在海中自由行動的感覺。


回到岸上真好。

12/30 潛水! 海水很鹹~

今年給我自己的生日禮物,就是讓我不再怕海,海總是給我一種很恐怖、害怕的感覺,因為不瞭解,所以感覺到無從捉摸而感到害怕。
但,怎麼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潛水課程,以及帶著呼吸器而可以在水底下自由自在的呼吸就不會再怕海呢?

今天正式到了海邊,要進行岸潛,也就是從岸邊出發,遊到目的地之後再開始下潛。
岸邊的地形是礁石,很難走,而且我們還背著將近15公斤的潛水裝備要走過礁石,走到夠深的水域,穿上蛙鞋,再開始往目的地前進。

問題就來了,很重! 所以重心不平衡。
有好幾次都沒踩穩石頭而滑掉,還好石頭跟石頭之間的縫隙不是很大,
幸運地,腳卡在縫隙中保持了身體的平衡,沒有換來四腳朝天的下場。

浪很大,鞋子穿不起來。
在水中穿蛙鞋是,左手幫右腳穿,右手幫左腳穿,所以穿得時候,只有一隻腳可以保持平衡,當浪打過來之時,就是跌倒之日。

也許是氣吸的太滿,也許是重力帶沒辦法帶我到水底下,
當教練開始下潛的指令時,我下不去。花了很大的力才到了水底下,而且還一直浮浮沉沉,無法很穩當的跪在水底。


總之,第二次的潛水,第一次下潛到海底,不是那麼的美好,海水很鹹。

12/28 潛水的初體驗~

事實上,有沒有中文的潛水教練好像一點用都沒有,
我還是必須要k那本英文的課本,
而且看錄影帶也是我們自己在看,他只說有問題的時候叫他,
還好先看過了英文課本,影片裡面的用字遣詞跟書中的沒差多少,所以問題不是很多。
看完影片之後,有一對情侶跟我們一起去上潛水課程,
後來知道他們已經潛水過很多次了,難怪他們有如魚得水的感覺。

第一天的潛水課程是在游泳池教學,上的是如何裝卸潛水器材,以及基本的水中動作。
浮力控制裝置(BCD)是一件像夾克的東西,他上面可以加裝呼吸器(regulator)、第二呼吸器(Alternative air source regulator)、浮力控制器(inflection/deflection)、氧氣表(SPG)、跟氧氣桶(tank)。首先將Tank綁上BCD,然後再將regulator system與Tank連接,確認氧氣含量,很簡單的完成!

就是長得像這樣!



穿上潛水衣之後,還有一個東西叫做重力帶(weight belt),有看過「火星來的孩子」應該可以想像,這是用來預防我們飛出地球的東西,到了水底下這個如同無重力的世界,也需要weight belt讓我們可以接觸水底下的地表,接下來就是將BCD連同Tank穿到身上,就變成了一般電視上看到的樣子。

戴上Mask跟Snorkel,走到泳池邊,穿上蛙鞋,右手扶住Mask跟Regulator,左手抓著weight belt,往前跨一大步,就完成了潛水課程的一小步,正式下潛了。

在水裡,練習了一些基本動作,「面鏡進水排除」、「regulator與Snorkel交換」,「重新使用呼吸器」、「面鏡鬆脫、戴上」、「裝卸重力帶」、「重新穿脫BCD」,「水中浮力控制」、「SESA(水中緊急上升)」。

此時心中想著,等到這個課程結束,希望到了Carins之後,進了大堡礁,希望可以看到更美的景色,回台灣之後,也可以到墾丁、東北角,到綠島、蘭嶼、澎湖,看到更多更不一樣的台灣。

12/23 Season意外的進入尾聲!

昨天Susan說,Season快結束了,
所以今天全部人都放假,賺到一天Day off,就趁今天將後來的行程確定好。

今天一共花了768.5AUD,559AUD花在Open Water Course,
是PADI的潛水課程,之所以在這邊上課,
是因為這邊正好有一位會說中文的潛水教練(後來發現,其實他也不太會說),
上完之後,到了Carins的行程就不會因為不確定潛水課程的時間而不好安排,
再來也可以去更特別的一些大堡礁潛水地點。

209.5AUD則是到Fraser Is.的四天四夜行程,Fraser Is.是全世界最美麗的沙島,也是最大的沙島。

行程確定,29-31三天Bargara潛水課程,1/2 – 5則是在Fraser Is.,6-11日則在Gold Coast的Surfer Paradise,Surfing, Bungee Jumping, Skydive ,12-17在Carins的大堡礁潛水,17之後則是參觀Sydney,預計一個城市停留兩個禮拜左右,在每個城市還不具體的知道每天的行程要做什麼,但是Information Center無敵! 所以慢慢來囉!


ps 寫完之後發現跟標題好像一點都沒關係 :P

12/13 Happy Birthday! Miki將~

今天是一起採蕃茄的Miki生日,如果要說他們幫Miki慶祝生日的方式真的是讓我非常感動。


我們現在因為要三點半就起床坐車,所以更是早睡,
差不多7點之前大家全部都會就寢,
Taku為了確定Miki睡著,一直到了晚上12點都沒有闔眼,
等到Miki睡著之後,surprise就開始了!
他們侵入了熟睡著Miki的房間,
三人同時拉炮揭開了慶祝的序幕,
Taku拿著生日蛋糕唱著生日快樂歌進入房間,
當Miki看到生日蛋糕上面插著31根蠟燭的時候,像日本綜藝節目的藝人一樣,頭向肩膀昏倒點了一下。
最後,唱完生日快樂歌,大家再同時的說「Miki生日快樂!」
結束了這一場成功的驚喜。


但這僅僅只是開始!


晚上,大家都到了Miki住的地方幫他慶生,
每個人都有準備一些小東西帶去給Miki,
Irin他們準備了章魚小丸子,
我們則準備了Scones給Miki,
Yusimi跟Taku則去Eagle Boy買Pizza。

吃了一口Pizza之後,Josephine說「這竟然是熱的耶! 我沒有在這邊吃過熱的Pizza!」,
此時才發現這個Pizza的用心,
事實上,Pizza店走到住的地方要20分鐘的路程,Taku跟Yusimi買完之後一路跑回家,才讓Pizza是熱的。

後來Yusimi拿出了他烤的蛋糕,蛋糕上面跟昨天一樣點綴著Happy Birthday Miki!
種類則是換成了巧克力蛋糕。

最後,大家當然要再替Miki唱一次生日快樂歌,
不免還是要問一下他們日本的生日快樂歌怎麼唱?
答案竟然是,沒有! 他們只有英文版!
唱完生日快樂歌之後,在拉炮聲中結束了這個生日的慶祝。

在這個不方便的地方,也許接到朋友的一通電話就會很滿足,多吃了一隻烤雞就會很快樂,而他們卻在這個地方盡可能的將生日盡善盡美,不得不讓我佩服日本人的心。

12.04 Tomato Picking!

3:30起床!

說到底是這個公司的載送員工設計不良,農場的位置在Bundaberg與Bagara的中點,
但Willing worker的員工們一群住在Bundaberg的市區,一群住在Bagara的海灘,而他又只有一台不大的bus所以只好分兩次載送,一次是4:00一次則是4:45,
這兩群人就輪流在不同的時間起床搭車,這次輪到我們4:00搭車,造成了必須要在3:30起床的命運。

到了農場之後,看到了Tomato Picking的機器,是一台很像蜻蜓的大機器,
兩翅張開差不多有15公尺寬,兩條翅膀下分別可以坐9個人,
兩兩為一組坐在機器上,每一組還會再多加一個人,負責撿拾前面坐著的兩人沒有檢乾淨的Tomato,
最中間靠近機器的兩邊則各坐一個人,機器中央的輸送帶上面還會多站兩個人,
負責將沒有去蒂完全的蕃茄,再加以去蒂,避免蕃茄被蒂頭壓到而損壞,所以一台機器最多可以容納28個人。

蕃茄園植株的栽種配置配合機器而設計,以一roll為一個單位,
因為中間要開機器,所以中間的通道有3公尺寬,
另外兩邊延伸出去則是每一個通道1公尺寬,每一roll差不多有1公里長。
而每一roll的蕃茄有多少呢?我只可以用「海」來形容。

12.03 前往Bundaberg!

今天搭了車前往Bundaberg,
車站的配置跟台灣不一樣,
是把行李拖進了月台之後,才check in行李,
應該是他有10個月台,或是他只有其中一個月台有行駛長途火車Tilt Trai需要托運行李的關係。

上車前,工作人員就像飛機要起飛一樣,
用了一台行李托運小車將行李運上火車之後,就出發!
長途的火車,就像台灣長途的bus一樣,每節車廂都有好幾台電視,可以播放電影,
另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,他們也在火車頭前方安裝了一個攝影機,可以看到火車最前方的風景!這的確是一個蠻沒用的裝置,不過也是有種特別的驚喜。

到了Bundaberg,是一位叫做David的人來載我們,後來才知道,他就是我們人力仲介公司Willing worker的老闆。
我們住進了位於Bagara Beach一個叫做shoreline的resort(上網可以找到喔!),
這是一間四星半的渡假旅館,一晚要價100AUD的渡假旅館,
後門一出,走在10里長的海灘上就會看到蔚藍天空與粼粼海水,形成美麗的畫面,裡面還有小小的游泳池,
原本住的地方在整修,所以才將backpacker們移到這個地方,一個禮拜165AUD,瞬間有賺到的感覺。後來Susan終於出現,並且希望我們明天就上班,當然完全符合我們的預計,明天就開始了我們的Tomato Picking!

12.02 前往Brisbane~

下午的飛機前往Brisbane,
到了Brisbane的國際機場之後,第一個感覺就是熱! 熱熱熱!
整個外套都不想穿,甚至長袖也想脫掉,
搭乘AirTrain到達Brisbane市區的Roma stn.
之前還在想說為什麼他要叫做AirTrain,原來就是因為他是架設在空中的電車。

走過了三個州的國際機場,
發現QueensLand的國際機場最為方便,從機場到Brisbane市區的接駁系統有電車、計程車、公車,而Victoria的還算可以,可以搭乘Sunbus跟Skybus到達市區,
最差的就是WA,國際機場到市區竟然沒有一個大眾運輸工具可以到,完全要靠自己。

到了tinbilly traveler,整個就是悶,
我們的房間在頂樓,更是靠背的熱,
還好房間有冷氣,不然就跟當兵新訓第一天沒兩樣,
簡單的吃完晚飯之後就是睡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