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形中,養成了去一個城市一定會去他的圖書館這個習慣。
話說一開始,僅僅是因為澳洲網路不發達,
但,
圖書館一定會有網路,除了Carins之外。
所以到了新加坡也找了一下他的圖書館位置,想要去參觀一下。
但是好玩的是,他的地圖上(旅遊地圖)並沒有新加坡圖書館的位置。
想當然,當下懶惰的我,處於一種「算了~」的狀態。
可是在經過博物館的時候,竟然發現了National Library的 迷你路牌。
開始了我的尋找圖書館之旅。
因為標示的不清楚,事實上我花了一個小時才找到他,當中也有問人,
可是他們都不知道詳細位置,
也許問的對象也有關係,一個大樓的管理員怎麼會去圖書館呢?
進到了圖書館,拿了當月節目表,看了一下
今天剛好有一場演講「認識中文音樂劇」
聽完之後,對於音樂劇的瞭解並不是很多,不過卻因此知道了其他事情。
雖然他們擁有了「英語」作為官方的語言,可是三大種族還是活在自己的文化裡面。翻開新加坡的官方導覽手冊,只有兩種活動,一種是 人工的活動,一種是 文化的節慶。
人工的活動,購物、動物園、植物園。
文化的活動,各種文化的節慶以及歷史建築物。
新加坡令我心煩的原因,也就是人工的部份,以及文化的混亂,想想也許我不知道台灣人是什麼?不過如果我是新加坡人,我應該更不知道我自己是什麼。
有鑑於這樣的情況,這次的音樂劇除了介紹什麼是音樂劇之外,
也討論了目前新加坡缺乏中文以及人文素養的現況。
日漸消失的中文素養,好像變成了華人的共同議題,在西方文化以及資訊爆炸的兩大轟炸之下,學得東西越多了,學得東西越雜了,但卻都越敷衍了,而會後與圖書館館方人員的一小段談話中,他也說出了「新加坡因為人種的多元化,造成了公共教育的複雜化」這些感想。
先不論是不是這些音樂劇人,希望推廣音樂劇(才可以賺錢),所以說音樂劇是一個提供小孩子人文素養以及創造力的好方法,另外也猛然發現,來聽演講的人,幾乎都是有去劇場上課的小孩的家長,除了館方宣傳力道不夠之外,更有種好像活在自己小空間的感覺(就是自high拉)。
另外,從一個新加坡人口中,聽到了一些讓我很驚奇的話。
「台灣人在搭捷運的時候都會排隊、也不會隨手亂丟垃圾、以及在火車站還會有義工帶領殘障的朋友們去坐車,塑膠袋要拿多少就拿多少。」
的確,新加坡人的確像他口中所說的一樣,捷運一開門大家就是一哄而上,沒有在管先出後進這件事情,而路上垃圾的確很多,沒有之前想像中大家都不管亂吐痰亂丟垃圾這件事情,不過他們清潔工作做的也是真的很好,另外,隨意穿越馬路之誇張,只差沒在快車道上面跳舞。
以上,其實不是上面那段話我想說得重點,
到了越多地方,越可以感覺到不同地方的特色以及文化,也許外國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,每個國家都還是會有一些隱而不現的問題,如果沒出來,我想我不會知道,先進國家並沒有想像中的方便,不會說英文的泰國人才是好人,新加坡人沒有想像中的守秩序,進一步就可以發現台灣的好,總之一爛還有一爛爛。
事實上,我們沒有那麼差,從一個外來者的角度去看自己的國家,總是可以得到一些意外的收穫,既使我們會重複使用購物袋也是因為塑膠袋一個要一元。
在社會的中下階層,大家的生活都是一樣的,並沒有你是西方人我是東方人,所以你生活的就比較好,不過,這也更體現了菁英教育的重要性,畢竟牛車也是牛在拖,而不是坐在牛車上面的人,所以政府阿~
3/21 展覽與演講
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1 意見:
真棒的觀感~就這樣暫時畫下句點了~不錯!希望以後還有機會看到獨特見解^^
張貼留言